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25-10-10
近日,我院牛喜霞教授主持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申报的“数字时代新就业群体社会融合的协同治理机制研究”(批准号:25ASH014)也获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国家级荣誉,不仅是对牛喜霞教授团队教学、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更实现了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在国家级课程与国家级重点社科项目上的“双突破”,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耕教学,打造智慧国优课程
《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牛喜霞教授融合“AI+对分课堂”模式,推动课程数智化改革。依托超星智慧教学平台等,梳理经典社会学家核心思想形成体系化框架,结合数字时代议题,借生成式AI将理论可视化,链接中国实例并动态更新内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闭环模式:课前发布含AI生成资源的“任务包”,平台与AI助力学情掌握及教学调整;课中经多环节,融合AI可视化课件、虚拟仿真平台促深度互动与理论实践结合;课后通过“微作业”“二次讨论”等,平台跟踪数据、AI汇总资源优化教学。此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彰显智慧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成效,为学院课程建设树标杆。
聚焦时代,攻克社科难题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其社会融合面临身份认同模糊、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牛喜霞教授团队长期关注劳动社会学与社会治理领域,凭借前期对新就业群体的跟踪调研基础,成功获批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该项目将从“协同治理”视角,分析政府、平台企业等多元主体在新就业群体社会融合中的角色与互动机制,探索数字技术赋能的治理新路径,为破解现实难题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该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共立项17项,涉及17家单位且各获1项,985高校拿下10项,211高校与其他高校及科研单位分别斩获2项、5项。牛喜霞教授的项目作为其中之一,填补了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领域的空白,彰显了地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担当。
以教促研,共育发展新机
牛喜霞教授“教学+科研”双丰收,是学院坚持“以教促研、以研助教”的成果。近年来,法学院通过搭建学术沙龙、教学工作坊等平台,推动教师将科研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同时从教学实践中提炼科研选题,形成“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生态。此次突破,既是教师个人努力的体现,也是学院学科建设、师资培养成效的集中展示。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优质课程建设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助力教师成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图文来源:法学院
初审:杨茗洁
复审:宋明利
终审: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