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25-07-17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淄博稷下实验学校,为初中生带来一堂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为主题的沟通课。实践团成员孙语用生动案例和互动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家庭沟通的密码,学会用理性与温情搭建亲子间的“心之桥”。
(图为实践团成员孙语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孙语通过情景再现,还原了初中生凯凯因成绩下滑被父母训斥后摔门冷战的场景,顺势引出家庭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简单粗暴的指责、误解引发的隔阂,以及冷战和情绪失控等不良应对方式。在“换位思考”环节,该成员聚焦父母与孩子的双向需求,通过真实心声的展示,凸显了双方对沟通方式的共同期待。调查显示,父母希望孩子在沟通中保持耐心与温和,而非单向宣泄情绪;孩子则呼吁父母减少训斥,多倾听自身诉求。这种亲子之间的双向期待,成为构建“亲情方程”的起点。
(图为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讲)
在课堂的核心环节——“解亲情方程”上,孙语提出“LOVE沟通法”:第一步Listen,听懂父母的意图;第二步Observe,通过观察感受父母为我们的付出;第三步Value,父母与孩子间要彼此尊重;第四步Express,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随后,该成员以“妈妈撞见备战中考的小明玩手机”为例,考验孩子们能否通过刚刚学的四步解开这个亲情方程式。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举手发言,根据展示的案例为小明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多种方法,并获得了爱心卡纸和法小豸摆件为代表的精美奖品。
课程的最后为自测环节,孙语提出了“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和鞋码吗?”等6个问题,引起孩子们的深思。她表示,了解父母的喜好是沟通的基础,而真正的理解始于细节,鼓励孩子们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增进亲子之间对彼此的了解。
(图为“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在淄博稷下实验学校的合影)
实践团深入校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法治与教育的结合点出发,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关系,体现了实践团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来源:孙语
图片来源:董家铭
初审:马琬婷
复审:宋明利
终审: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