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25-07-07
7月4日至 6日,中国社会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主题,旨在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实践经验中提炼理论命题,构建立足中国大地、彰显文明特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知识体系。
我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牛喜霞,硕士研究生何小静的合作的文章《新业态农民工的“悬浮融入”:表征、成因与解困》入选“技术、劳动与社会”论坛,牛喜霞教授围绕新业态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业态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户籍劳动者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该群体实现了城市就业,但在经济、社会关系与心理认同等方面仍面临多重困境,呈现出“悬浮融入”的状态。文章认为个体层面的人力与社会资本弱势、职业路径模糊以及认同结构断裂,构成其城市融入的初始障碍;平台层面的算法控制与行为规训机制压缩了劳动者的自主性与社会交往空间,削弱了其与城市社会建立稳定联系的可能;而制度层面的结构性排斥与保障失灵,则导致其在公共资源获取与身份确认方面持续受限,成为其深度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掣肘。为此,文章提出应通过赋能个体发展、压实平台责任和完善制度保障三方面协同发力,助力其实现从“悬浮”到“扎根”的转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喜良对牛喜霞教授的分享做出点评,肯定了该研究的价值,并对文章提出了相应修改意见。此外,牛喜霞教授还应论坛邀请,担任第10单元“社会保障”专题的主持人及第12单元“劳动控制”专题的评论人,对各讲者的发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中国社会学年会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重要年度活动,是连结全国社会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和全国社会学工作者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在推动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为我院社会学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展示平台,也为深化学术交流、拓展研究视野提供了宝贵契机。
图文来源:何小静
初审:杨茗洁
复审:宋明利
终审: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