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24-07-12
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张笑晨博士带领“红廉法韵”社会实践团特别邀请沂源县检察院、沂源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科以及沂源县公安局等专业人员围绕防治未成年人犯罪联合开展法律座谈会。会议紧紧围绕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社会热点展开,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
会议首先由张笑晨博士代表实践团阐释实践团此行实践理念。张笑晨博士指出,对于法治工作者与接班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缺一不可,二者相互学习相互贯通,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方能更好助力法治社会与法治中国建设。
图为张笑晨博士代表“红廉法韵”社会实践团阐释实践目的
接下来,沂源县检察院张田田主任首先对检察院关于未成年犯罪的部分工作做出分享。张主任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因而对未成年的保护工作便具有了复杂性和重要性,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伴随着未成年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因此,沂源县检察院在党中央精神的指引下设立了未成年案件专门办公室,专职办理未成年案件,一来为缺乏社会经验的未成年人提供便捷的自我保护渠道,二来为未成年人保护事业添砖加瓦打造沂源县未成年人保护品牌效应。
图为各工作者向实践团成员详细阐述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开展情况
司法局矫正科朱莹雪主任继续向大家分享司法执行阶段的相关工作。朱主任指出,司法矫正工作依然秉承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局与检察院工作紧密配合,针对社会危险性调查、划片区建立社区矫正支队、建立数字化司法矫正平台等多路径开展工作,力求达到尽力遏制未成年犯罪发展源头的根本目的。同时,司法局也及其注意工作方法优化,宣告时采取不公开模式,按季度提高思想汇报,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指导,推动司法矫正工作不断优化。
公安大队谢媛主任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沂源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谢主任用数字说话,反映了近三年来的未成年犯罪新形势新变化,向团队成员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成上升趋势以及一些具体的犯罪类型。谢主任指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九大特点:犯罪低龄化;失、辍学人士占比大;犯罪类型集中;抢劫、强奸犯罪增多;重新犯罪率高;团伙作案明显;犯罪手段残忍;犯罪手段成人化;网络犯罪增加。此外,谢主任结合生动的案例,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呈现目前特点的基本诱因,包括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不成熟、家庭关爱缺失、学校教育不足、法律震慑不足、社会引导不足等。谢主任表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多方位,全链条,多层次”应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图为“红廉法韵”社会实践团参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座谈会
最后,实践团成员对未成年犯罪进行针对性提问,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耐心倾听,并给予了详尽而专业的解答,“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是它永远是维护我们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武器;未成年人保护目前依然有许多叩待完善之处,但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通过这场深入的交流,让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坚信法治的力量与司法的温度。
通过此次座谈会,增强了成员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解和认识,本次座谈会不仅体现在对于实践团成员们理论知识的提升上,还体现在司法实践的感悟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山东理工大学“红廉法韵”社会实践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贡献自己的青春之力!
(初审:宋伊宁 复审:冯静尘 终审:宋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