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礼

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16-04-07

姓名: 张子礼                                          性别:男
职务: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职称及任职时间:教授 2001
毕业院校及专业:复旦大学 法学                         学历、学位:研究生 硕士
指导学科及层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担任本学科导师时间:2012


1、学术简历

11983-091987-07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获哲学学士学位;

21994-091998-01  复旦大学法学院 获法学硕士学位。

32005-022005-12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第15期中青班学习,获优秀学员称号。

后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参编著作6部;在《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齐鲁学刊》《探索与争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精品工程”图书入选作品奖2项,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奖20余项。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项,参与完成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1项,目前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各1项。

其中,《邓小平政治思想论纲》、《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程序宪政比较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论》、《山东省淄博地区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组织实施创新研究与实践》《理工院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分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教学与研究生培养情况

承担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专题》《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

所指导毕业生已有22人毕业,全部在教育系统、政府部门部门就业。目前在读3人。

3、科研情况

[1]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宪政视域下党的执政模式研究》(09CZZZ15),200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20116月结项。研究报告:《宪政视域下党的执政模式研究》,20128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2、主持完成《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程序宪政建构研究》(05JDF05),200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地项目。200711月结项。

3、主持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淄博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105ZZ91),2002年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412月结项。研究报告:《山东省淄博地区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第1位),200511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20063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4、主持《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组织创新研究》(C05045),2005年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085月结项。研究报告:《理工类为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组织实施创新研究与实践》

5、主持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理工院校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269201210月。(教改成果《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201212月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

6、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12CZZJ01),201211月至201410月。经费1.5万。


[3]论文和著作[限填10篇(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论文:

1、《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陈红兵,张子礼)《哲学研究》2013年第7期(725日)。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张子礼,李哲,王玲),《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15期(81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从产权的角度看产权对宪政的作用》(张子礼,刘晓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3页,观点选粹)2013年第3期(515日)。

2012

1、《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张子礼,邓晓臻)《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cssci

2、《试析《管子》的渔业治理之策》(张子礼,白洋),《管子学刊》2012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探析》(赵佳佳,张子礼),《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2期。

4、《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张子礼,张波,郑承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5期。

5、《宪法演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变迁》(张子礼,李先伦),《理论月刊》2011年第11期,cssci扩展版。

6、《论犯罪化的原则》(张子礼,杨春然),《河北法学》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

7、《论宪政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张永伟、张子礼,《前沿》2011年第3期,北大核心。

8、《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安全责任及其制度保障》,侯书和、张子礼,《行政论坛》2011年第3期,北大核心。

9、《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傅秀玲、张子礼,《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0、《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人本宪政探索》,《学术探索》,李先伦、张子礼,2011年第3期,cssci来源刊。

著作:

1、《程序宪政比较研究》(第1位),群众出版社20079月版。200810月获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00911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2、《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导论》(第1位),红旗出版社20055月版。200610月获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20077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3、《法律基础》(第1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月版,近50所大学选用。

4、《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第2位),新华出版社20036月版。

5、《邓小平政治思想论纲》(第2位),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6月。1996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范畴论》(第2位),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6月。199712月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4、主要学术任职与社会兼职

兼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淄博市哲学学会副会长,淄博市地方立法研究基地主任,淄博市政府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政治文明科研团队负责人,淄博市人民政府法制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