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刘海鹰老师荣获2022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发布人:法学院网络部 发布时间:2022-09-08

  近日,“2022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选树结果公布,我院刘海鹰老师上榜。此前,刘海鹰老师获2022年度山东理工大学“最美教师”荣誉称号。

图片

01-个人简介

  刘海鹰,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专家库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02-科研成果

  创新设计了“心理侦探”、“与陌生人讲话”等实践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各级各类课题十余项,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研究与训练研究报告》,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青年教师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十多项。2018年5月获得山东理工大学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立项,2021年如期结项,评价优秀。

03-主要荣誉

  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理工大学最美教师、“大学期间--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获得“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提名奖,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优秀班级导师、“三八红旗手”。同时,她还是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专家库成员、山东省社会工作专家库成员、山东省戒毒科研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山东省中职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常务理事、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淄博市教育指导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还受邀担任淄博电视台嘉宾,成功申请到校城融合项目“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撰写的研究报告被淄博市委《决策参考》采用。获得2022年度山东理工大学“最美教师”荣誉称号,以及获“2022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04-主要事迹

  刘海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心理咨询工作,此后一直坚持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山东理工大学成立以后,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师,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周一次为学生进行咨询服务。她曾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引导他科学规划人生;及时安慰鼓励初次考研失利的同学,巧妙引导化解宿舍同学之间的重重矛盾。近年来,她先后在淄博市委党校、建行淄博市分行、淄博市邮政集团、临淄清源集团、淄博监狱、鲁中强制隔离戒毒所、张店区车站街道办事处、沂源县纪委等企事业单位做心理健康辅导报告数十场,反响强烈。同时积极拓展宣讲渠道,受邀担任淄博电视台嘉宾,为社会奉献爱心,传递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积极参加淄博市社会治理工作,成功申请到校城融合项目“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城市乡村,切实了解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采访环节

  01-作为大学生,我们对于未来都有着一定的憧憬。那作为一名老师,您认为我们本科生应该掌握哪些素质本领?对于同学们又有哪些建议呢?

  对于未来有所憧憬是必然的,存在迷茫也是可能的。首先我想说的是,作为本科生,同学们最重要的是学好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将自己专业的知识掌握好,对于后续不论是考研考博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实操都会有绝对的优势。此外,大学更像是一个学校与社会的承接点,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走出去实践,开阔自己的视野,好好把握大学这宝贵的四年时间。

  02-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您能给出一些建议吗?

  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在这方面遇到的情况会多一些,很多同学在情感或生活上会遇到困扰。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在这种情况中无法解脱。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寻找各种解决的办法,有意识地摆脱掉这种困扰,寻求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但是无论何时不能都忘记自己的大目标,将这种目标作为自己的引力和压力,督促着我们去奋进前行

图片

  03-您和所有的学生相处得都非常融洽,您是采用什么方法与学生交流的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坐在一起,不要去说教,要找出每个人的闪光点出来,从心底真正的认可他们,就会发现学生们都非常可爱。“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品质。”得益于心理学专业特长,我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心理咨询工作,面对学生,我像妈妈一样关心关爱,反复叮嘱学生不放松、不懈怠,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剖析,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做好发展规划。一次次的心理疏导,也拉近了我与同学们心与心的距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教育,生动自然,润物无声。

  04-进入了大学后,老师们的授课方式与中学时期截然不同。很多新生可能一时间难以接受,就产生了上课不认真玩手机的情况,但是在您的课堂上这种情况很少见,请问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次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备教材,再熟悉的课程也要常讲常新,逐渐形成了“严肃认真、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风格。我也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文科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运用心理学课程知识,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创新设计了“心理侦探”、“与陌生人讲话”等实践项目,努力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05-老师请问您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和老师这个职业结缘的吗?又是怎么样获得如此优秀的成就,其中的过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在我小时候,我就想成为一名伟大且无私的人民教师,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遇见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谆谆教导更加让我坚定了这个想法,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也一直向着这个目标砥砺前行,不断努力。幸运的是,我成功地被师范专业录取了。1991年,刚刚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的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入了淄博师专(后合并为山东理工大学),正式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人们总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入职接近三个月的时候,我有机会代表学校参赛,并最终取得了三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对于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激励,良好的开端,激发了我对教师工作的无比热爱,在此后的工作中,我更加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不忘科研,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后,开展学术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所以说,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不断为之努力。


寄语

  就像平时上课我经常会对同学们讲的那样,一定不要懈怠。大学并非人生的终点站,更像是人生的一个加油站,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新的认识,尽早的确立下应该做什么、想去做什么、要去做什么。以这个新的规划吸引着、引领着、矫正着自己的行为。可能路上会有些许波折,但是我们的大方向总归是不会错的,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前提,同学们才能真正无悔地度过大学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