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学团工作  团学动态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赴淄博稷下实验学校开展双师课堂

发布者:法学院网络部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10

  7月12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在淄博稷下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古建筑文化与电子科技”为主题的双师课堂。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双师同堂、接力教学”的模式,由团队成员孙星月和徐欣杰配合完成,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沉浸式学习体验,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课程上半场,在成员孙星月的引领下,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探寻“古建筑的智慧”之旅。她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从中国南北方的建筑特色差异及其背后的地理、文化原因讲起,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课堂重点聚焦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技艺——榫卯结构,她以故宫建筑群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种不用一根钉子却能屹立千年的神奇工艺,并通过提问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其蕴含的力学智慧。接着,她又带领大家领略了江南园林中“月洞门”的“移步换景”之妙,感受东方美学的意境。

(图为孙星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古建筑的智慧”)

  此外,实践团还巧妙设置了“古今建筑找不同”的趣味游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并获得了以建筑科普贴画为主的精美小奖品。最后,通过对比古今建筑技术的演变,巧妙地引出了电子科技在现代建筑和生活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下半场成员徐欣杰讲解“电的魔法世界”埋下精彩伏笔。

(图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古今建筑找不同”的问题)

  下半场课堂无缝衔接,徐欣杰以一段充满神秘感的“电学谜语”开场,瞬间点燃了孩子们探索“电的魔法世界”的热情。她从孩子们最熟悉的日常电器入手,揭秘了电热水壶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并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重点讲解了冰箱、空调等常用家电的安全使用知识,强调了“湿手勿碰电器”等关键安全守则。

(图为徐欣杰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电的魔法世界”)

  当讲解到电风扇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她不仅清晰解释了风扇转动背后的电磁原理,更设置了激动人心的“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抢答,最终赢得以“手工小风扇”为代表的趣味奖品。课程内容还从室内延伸到户外,结合夏季多雷雨的特点,详细讲解了在雷雨天气中如何科学避险等实用知识,增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课程尾声,她带领大家回顾了整堂课的知识要点,将古建筑的智慧与现代电子的魔法串联起来,为这场精彩纷呈的双师课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赢得“手工小电扇”奖品)

  本次“古建筑文化与电子科技”双师课堂,是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创新教学形式、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的一次成功实践。它不仅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人文历史与自然科学的有趣融合,更通过“双师接力”的模式,保障了知识传递的连贯性和课堂节奏的紧凑感。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踊跃的发言和获得奖品时灿烂的笑容,无不印证了此次活动的良好效果。淄博稷下实验学校的老师们也表示,这种寓教于乐、双师协同的模式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服务形式,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来源:孙星月

图片来源:董家铭

初审:杨茗洁

复审:宋明利

终审:宋立平